馬世芳是6屆廣播金鐘獎得主,投身廣播界逾30年。昨晚他在臉書(Facebook)寫下3000字長文,說明自己將告別Alian電台原因,同時為被欺負的「乙方」請命。
馬世芳表示,12月29日播畢今年最後一集金鐘獎節目「耳朵借我」後,他將結束在Alian電台3年4個月、共350集節目的主持工作,因為電台方要求「完全擁有」他的節目著作財產權,並要他「放棄行使著作人格權」。
馬世芳說,自2017年迄今,他與電台的主持合約是「逐年議約」,且合約形式為「節目版權為他與電台共有」。
他表示,10月初電台方告知,從2021年起,主管電台的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原文會)決定每個節目都要改為「標案」方式採購,意即他將從電台約聘的主持人,變成「投標廠商」。
此外,原文會希望採用制式採購合約,也就是節目著作財產權「完全歸基金會所有」。
他指出,如果未來有平台、出版社欲購買「耳朵借我」相關節目與文字,他無法獲得任何權利金與版稅,也無法決定是否同意與誰合作,甚至不得行使「著作人格權」。
馬世芳解釋,也就是他不得主張這是他的節目,甚至原文會可任意擷取「耳朵借我」內容,做成另一個節目播出。
他說,原文會認為電視台節目採購合約都這樣簽,「為何廣播節目的合約卻不能統一照辦?」不過,電視節目涉及多方創意投入與多人團隊合作,廣播節目則由他獨力企劃、製作、主持、後製完成,「怎麼會是同一件事呢。」
馬世芳指出,他向原文會高層轉達溝通意願,等了近1個月皆無回應,最終出爐的契約書,仍是電台方擁有節目著作財產權版本,讓他決定放棄節目投標,將離開Alian電台。
馬世芳詢問同業後得知公營電台合約,包含中央廣播電台,確實多為電台方擁有節目著作權,但有時也有彈性條款,例如在非營利前提下,把節目放到自己的Podcast頻道。
馬世芳在文末指出,主持人製播廣播節目,著作原本屬主持人,「和你用誰的器材、在什麼場地錄製,毫無關係」。
他認為,若主持人與電台並沒簽訂合約,節目著作權即屬主持人,「如果電台付你主持費,不等於他們擁有你的節目版權。除非你簽了約,讓出著作財產權、放棄行使著作人格權,你的節目才不是你的」。
★更多新聞報導
北京12月15日電(郭占軍邢君成)湖北武穴文曲戲《嬉蛙》在14日晚在北京上演。這是武穴文曲戲研究院成立以來首次赴京以文曲戲爲主題開展文化交流活動。該劇今年被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列爲湖北10臺優秀劇目參加“2019湖北省優秀劇目北京行”活動。
武穴文曲戲《嬉蛙》劉偉攝
文曲戲《嬉蛙》由武穴本土劇作家範國清創作,湖北省藝術研究院一級導演孔德森編排,演員均來自武穴市文曲戲研究院。
該劇講述了清光緒年間,江湖耍雜藝人蛙女,以嬉蛙爲生,在慈禧太後七十大壽時,被太平縣令王大人和馬秀才帶入宮中嬉蛙,很受太後喜歡,王大人和馬秀才因此得到太後獎賞。一年冬天,王大人和馬秀才爲了取悅太後,不顧青蛙冬眠自然規律,用溫水泡醒青蛙,逼蛙女嬉蛙,上演了一場冬天嬉蛙的悲劇。
文曲戲被列爲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劉偉攝
幸好劉英楠這隻是臨時工使用的冥器,但盡管如此,隻是剛才那一瞬間,方圓數十米之內所有人與動物都有所感應,尤其是在上面圍觀的人感觸更深。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小家夥多出一道殘魂,那麽與他同時投胎的人就會少一道混。所謂靈魂,就是‘精、氣、神’,多了就會更精神,更健康,更聰明,少了則反之。
聽了小家夥的回答,任雨都傻了,下意識的就像把小家夥從懷中扔出去,感覺就像見了鬼一樣。劉英楠卻直接笑噴了,心中大贊,這段古文準確又含蓄的表達了人,是怎麽來滴全過程。
湖北武穴是文曲戲的發源地,最初稱“調兒戲”“曲兒”和“文南詞”,經曆了走唱、高臺椅坐、三角班、草臺班和現代大舞臺演出的過程,如今在全國地方戲曲梨園中獨樹一幟。早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廣濟縣就成立了文曲戲劇團。2009年,文曲戲被列爲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隨之更名爲湖北省武穴市文曲戲研究院。先後新編創作了《草鞋老太爺》《漁鼓聲聲》《嬉蛙》等大型文曲戲劇目。2013年,武穴市被省政府批准爲“文曲戲之鄉”。(完)